記者李安安/綜合報導

一名70多歲的老先生頭頸部突然出現腫塊,到醫院檢查,沒想到檢驗結果為惡性淋巴癌,更令人意外的是,醫師進一步篩檢血液,發現他是愛滋感染者,感染時間長久,因免疫力下降,才又罹患淋巴癌。

高雄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余明生醫師指出,淋巴癌可分為緩和型以及高侵襲型(高惡性度)。前者以小細胞淋巴癌為代表。患者以老年人居多,由於這一型淋巴腫瘤生長速度緩慢,確診時,幾乎到了晚期。至於高侵襲型(高惡性度)淋巴癌則以瀰漫性大細胞淋巴癌為主,由於生長速度很快,淋巴出現較大腫塊,容易被發現。因此,大部分患者都在第一至二期就被發現。

余醫師表示,與一般固態腫瘤相較,淋巴癌緩解率算是高的。以小細胞淋巴癌患者為例,存活率甚至可以長達10年。不少病人都已70、80歲,即使接受治療,也不見得有好處,反而會因化療副作用,而讓生活品質下降。瀰漫性大細胞淋巴癌患者通常在第一至二期才被確診,只要化療及標靶藥物合併治療,是可提高疾病緩解率,平均無病存活期可達三年之久。

由於淋巴本身就是循環系統,身體布滿了淋巴管線,除了摸得到的淋巴腫塊之外,癌細胞可以循著淋巴管線跑到身體其他地方,這也正是淋巴癌復發率偏高的原因。余醫師強調,緩和型淋巴癌是不會被治癒的,癌細胞將一輩子存在體內,但只要遵照醫師囑咐治療,並定期回診,病患仍舊可以與癌和平共存。

目前治療淋巴癌以化學治療為主,如果腫塊已有5至10分大小,就必須等到腫瘤縮小後或完全消除後,再進行局部鞏固性放射線治療。若是瀰漫性大細胞淋巴癌患者,還可嘗試使用標靶藥物,來提高緩解率。

余醫師指出,目前健保局針對瀰漫性大細胞淋巴癌患者給予標靶藥物健保給付。不過,需先檢驗細胞表面的特殊標記。如果存有標記,使用標靶藥物才能獲得效果。

由於化療副作用相當強,例如,常用的小紅莓化療藥物就具有心臟毒性,余醫師指出,在使用化療之前,必須評估病患年齡及身體狀況。要是病患年紀太大,或是心臟不好,化療藥物須要減量。

余醫師表示,罹患自體免疫疾病(類風濕關節炎)以及免疫失調(愛滋病)等病患都比較容易罹患淋巴癌。若發現脖頸、腋下或鼠蹊部位出現不正常腫塊,並非感冒或是外傷所引起的淋巴腫大,就應立即就醫檢查。

與癌共存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路,病患勢必飽受化療之苦,不過,余醫師呼籲,癌症患者仍須堅強面對,尤其是緩解率較高的淋巴癌,隨著藥物進步,只要妥善使用,即能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。

以上訊息由U!News提供






熱門關鍵字: 線上免費A片 A片下載 免費線上A片 lv2011官方新款目錄, gucci2011新款包目錄,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lmkso 的頭像
    nlmkso

    nlmkso的部落格

    nlmks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